育人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环境能使人向上,刻苦读书,立志成才;坏的环境则使人意志消沉,不学无术,玩物丧志。因此,净化优化育人环境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育人环境净化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教育的发展要站得高、看得远,为实施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环境育人为本,创设一种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氛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社会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环境。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教育环境的结果。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阿恩海姆说过:由于外在的事物的形式结构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在大脑中引起相同的电脉冲,因此外在的对象与主体的内在情感能合拍一致。换而言之,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生理、心理会产生积极地影响,这影响是全方位的,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 育人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环境能使人向上,刻苦读书,立志成才;坏的环境则使人意志消沉,不学无术,玩物丧志。因此,净化优化育人环境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 一、绿化、美化、净化校园 校园是我家,绿化、美化、净化靠大家。校园的美化、净化,需要教育者的精心营造,更需要学生们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学校学生会和班级内可以成立文明监督岗,人人自觉维护环境、保护环境,使不文明行为及时得到减少和纠正;师生们还可以自愿捐献花木,自觉参与管理,把学校装扮得“花枝招展”、生机盎然,学生们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更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如有随意损坏者,将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和批评。学生在这种参与行动中,其心灵和行为都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培养,文明素质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如果没有这样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学生们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就非常困难。当他们步入家庭、社会环境时,也就没有良好的文明行为,这将是教育的一种损失。学校是公认的专门的教育场所。教师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把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化,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会更大。无数的事实证明: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里,受到周围的人感染,他也会努力勤奋努力起来。但如果处在一个散漫懒惰的群体氛围里,同样也会让一个天赋聪明的人变成懒汉。正是基于这个道理,许多家长他们在择校之后,往往还会择师。其原因就是寻求更优的育人环境。 校园是一首诗、一首歌、一道风景,是全校师生精神风貌的体现。在如诗如歌的环境里,人的精神会天天向上,人的自信心会天天增强,优化育人环境,为全校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用精神食粮滋补学生 首先,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部好书本身就是一位育人有方的教师。因此,要多给他们推荐对陶冶情操,确立科学世界观有影响的书籍,如《雷锋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高山下的花环》等。让学生在读书和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学习书中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精神。
其次,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和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之后写出观后感和心得体会。 |